冬天真的是很無聊,沒有棒球看我都快發霉了。 對於棒球迷來說,冬天本來就是個很難熬的季節,對於中華職棒球迷來說更是如此,之前還可以討論一下自由球員,今年則沒人宣告,人人專心談薪,那薪水這檔子事情嘛……中華職棒薪水如何也不會影響到團隊薪資上限,以至於球迷可以說是無聊到快發霉了,沒啥正經東西可以討論。 說是這麼說,話題還是有的,比如說……比如說復仇者聯盟。 富邦球迷在這個冬天應該是最忙碌的,忙著替新一年球季排打線和投手輪值。陳鴻文到底該先發還是該後援,蔣智賢應該要放三壘還是萬年DH,到底是要該讓新人多練練還是讓復仇者多多上場都可以是球迷討論的話題。 那麼,我也來趁機說說這些事情吧。 首先,蔣智賢的守備到底好不好? 我發現中華職棒的球迷有低估蔣智賢守備能力的趨勢,大概跟2016年總冠軍賽葉君璋不停挑戰蔣智賢守備成功有關,以至於現在也很多球迷相信只要把球打向蔣智賢就希望無限,
CG老虎機
一定會有人想問:這是真的嗎? 嗯,是真的。 ……前提是「如果蔣智賢是個二壘手」。 蔣智賢以勝場貢獻指數(Win Shares , WS)估計其守備能力的話,去年是中華職棒倒數第二,只比林威廷高一點。以同樣的方式估計,2016年蔣智賢的守備能力則和當年度的林智平差不多,我想不會有人認為「只要打向林智平就希望無限」吧? 很多人在討論蔣智賢2016年總冠軍賽表現的時候,都會忘記當時他是帶傷參賽,讓他傳不出去的理由不是守備能力而是傷勢。既然傷勢已經復原,對於蔣智賢在三壘的守備能力老實說我沒有太多懸念,一個29歲在出國以前能負擔中線守備的選手,現在去守三壘我想是沒什麼好擔心的,他在澳洲的守備表現也證明沒什麼問題。 真正要擔心的人應該是李宗賢,葉君璋再怎麼說也不會選擇「蔣智賢關鍵代打」這種起用法……吧? 「那個在質疑我守備的是你嗎?」(設計對白) CPBLTV截圖 富邦官方說法表示,陳鴻文新球季將以長中繼的身份出發。 應該不會有太多人懷疑富邦會有三洋投,因此空出來的四號、五號先發就會由年輕選手填上,目前看來富邦對於陳鴻文的最新定位就是救火隊,在年輕投手被打下場的時候緊急上場救援,而且可能要負責之後剩餘的局數。 這個調度很神妙,我是說正面評價的那種神妙。 對將要接手先發輪值的年輕選手來說,就是「反正你就丟到100顆就對了,不要在意局數搞力分配」,對陳鴻文來說就是進可攻退可守,丟得好然後前面有誰輪值出問題,他應該就會馬上坐進先發輪值的椅子,在四、五號先發提前下場以後一星期有一場比賽可以不用短中繼連番上場,對抒解牛棚壓力也有相當幫助。 老實說,把陳鴻文當CL用的感覺就跟把米吉亞當CL用差不多,
線上捕魚機
你可以說「米吉亞創造了米吉亞紀錄這種起用法有什麼問題嗎?」,我則會說2013年先發10場以上平均能丟過六局的只有八個,米吉亞是其中之一,這種明顯可以SP的投手丟去CL在國外應該是蠻讓人傻眼的。 中職有些不可解的神秘到現在也實在沒啥好解釋,其中一個就是:看到球速飛快的投手就會想把他丟CL,當然後援投手球速快會比較有優勢,可是在長局數能丟出壓制力的投手卻轉去短局數用實在很浪費。 狀況好就是像米吉亞勝任愉快留下好成績,狀況不好就是像陳鴻文當先發那一年,以先發投手身份出賽丟出ERA+ 139.5的好成績還是少數可以吃超過六局的稀有財,隔一年延續同樣的好成績(先發平均吃6.5局,ERA+ 135.3),他轉CL以後卻常常因為教練要求連續幾天出賽慘遭爆擊,實在是有點……該怎麼說呢,悲傷吧? 陳鴻文在富邦的定位相當不錯 運動視界攝影作家法蘭克授權 富邦吃下大量戰力不符……不是,是戰力buff,球迷之間還有一種聲音表示:「一次吃這麼多人幹嘛,難道都不用練年輕好手了?」 雖然說「練年輕人」是世代交接球隊必然要產生的投資,這種講法不算是沒道理,可是我得說……翻翻富邦的球員列表,在打擊方面25歲左右可以挑戰蔣智賢的三壘手目前還不存在,長打潛力一直都還是潛力的黃智培年紀比蔣智賢還要大。 李宗賢23歲,就算真的要專職三壘,其實他也和蔣智賢有一段不小的年齡差距,等到蔣智賢開始逐漸往一壘移動的時候李宗賢再進駐三壘都還來得及。在補進蔣智賢這方面來說,富邦沒什麼會被蔣智賢卡走的年輕好手。 至於張正偉,張正偉最可能卡到的選手我認為是高孝儀,高孝儀以往的評價都是「窮人版的張正偉」,窮人版碰到正版,感覺就是有點……耶…… 從成績面來看,張正偉的OPS+到去年都還有108.1,OPS+表現最差是2016年的97.9,當然是可以說高孝儀還沒到1000打席,而且去年的成績已經隱約看得出有要變身的跡象,他和張正偉的狀況會比較接近「你要練新人還是要用老人」。 如果你要問我,我會說……我並不是很喜歡張正偉,他的OPS+大部分是靠打擊率撐起來的,
RSG麻將發了
高孝儀的長打在這三年裡有長足長進(.042、.062、.118),今年如果他能得到再多一點機會,或許就會超越張正偉,讓他們去競爭也不是壞事啦。 在各項數據差不多的狀況下,高孝儀必須要增強長打力才能在外野脫穎而出 運動視界攝影作家法蘭克授權 好像都只在講富邦的事情。 來談談別的好了,比如說最近很紅的跑……呃,應該是偷跑。 對,就是在講洋投那檔子事情。 你可以說Lamigo自己也有偷偷接觸別人家的洋將,所以出來抱怨有人在規定時間前先問洋將要不要跳槽很沒誠意,可是我得說,如果我們從兩個前提來看,Lamigo的抱怨並非沒道理。 第一個是:長久以來,CPBL只要請到三個頂級洋將就肯定能制霸聯盟的格局並沒有太大改變;第二個是Lamigo是小資本球隊,真的到要錢鬥的時候他大概是最拿不出錢來的,等於是就算每年從海外觀察多少新洋將,只要丟得好大概就留不住。 把這兩點湊起來,就是一個小資本球隊在抱怨以後可能灑錢大戰贏不過人家。 先說,我並不反對洋將提前跳槽,更別提以實務來看,洋將真的有心要跑球團根本擋不住,所謂二月底前有優先議約權形同虛設,即使現在高呼「設置洋將薪資上限」也沒啥幫助,過去的例子就告訴我們底下給的暗盤多得是。 不過反過來講,你要問我「這是問題嗎」,我會說……可能是,而且目前無解。 限制洋將薪資的方式之前已經試過了,行不通;用條款限制洋將不能跳槽說不過去;如果把洋將併入球員薪資設置薪資上限或是試圖課徵豪華稅,結果變成壓縮本土球員薪資的可能性極大,在這個人才流動不怎麼盛行的市場任何採取試圖對薪資上限加蓋的行為,其結果可能對球員都不怎麼好。 我記得是有人說「如果你覺得洋將表現好,年底就可以簽下來」,反過來講就是其實別人也可以年中就跟表現好的洋將接觸約定跳槽,只能說職棒本來就是一門有錢就可以比較任性的生意,不然怎麼叫職棒? 如果你要問我怎麼辦,我只會說,請小資本球隊加強對教練的訓練,
二十一點
善用養成來對抗你的對手,除了這個以外也沒別招了。在外國小資本球隊弄錢的方式可以是:我來養成,用到一定程度以後賣掉,問題是現在四隊這麼健康、FA一堆限制、薪資面通常又是球團說了算,「靠養成套利」就變成了一條走不通的路。 小資本鬥大豪門本來就是一門很困難的路,對於Lamigo的抱怨只能說可以理解,可是職棒就是這樣的世界,在中華職棒的現況下還真的找不出什麼可以合理解決的辦法,不過話說回來,現況也是現在的球隊互相橋出來的,Lamigo至少也有四分之一的責任吧? 賽格威今年表現甚佳,就成了偷跑事件的主角之一 CPBLTV截圖 最後來談談統一。 現在的統一急需好教練來安排這些年輕球員,問題是黃甘霖總教練嘛……實在有點微妙,先是把應該要好好保護的林子崴丟到後援去,大家都知道後援那種上場時間和休息間隔不固定的地方實在不是個年輕又需要休養的投手該待的地方,
線上棋牌
可是黃甘霖總教練卻這麼幹了,實在讓人感覺很……復古。 再來就是:大家都知道年輕球員最好別亂動,各種意味上都別亂動,亂動就可能把這些年輕球員的天賦搞砸,結果現在黃甘霖總教練要安排18個人去守兩個以上的位置,
任你博娛樂城
看了都讓人覺得這真的很復古,都快要回到1990年代了。 工具人不是想當就能當,要當好的工具人需要一點天賦,余德龍可以內外兼修順便上場投球是因為他有極佳的運動能力,而且我說真的不讓他固定游擊而是讓他當內外野串場的防守工具人一定程度上傷害了余德龍的打擊,讓他即使得到超過1000PA的經驗值打擊還是沒辦法上升到當年希望的高度。 沒有余德龍等級的運動能力還要四處轉換守位,很可能同時重傷選手的打擊和防守,最後得到的卻只有僅能算是合格甚至不能算是稱職的第二守位,怎麼看都覺得很劃不來。就算真的要找工具人,一隊一兩個已經很夠了,這種幾乎全隊都來個第二守位的調度法,嗯,我只能說「很好很強大」。 統一現在是滿手好牌要養成,黃甘霖總教練上新聞的調度屢屢會讓人覺得看完都很想再看一眼報紙的日期,如果不是報導刪減了教練的原意,那我真的只能說…… 說,相信黃甘霖總教練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