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在寫完2015編二日目的第一單元後,筆者對於應該怎樣寫下去一直煩惱不已。因為筆者認為要瞭解日本棒球,不能「只」看球場,而應該去感受整個日本與棒球之間的連結。但這樣就會有很多內容與棒球無關,因此極難拿捏。 思索許久後,筆者決定先抽出棒球場相關的部分先行撰寫,其餘的部分等適當時機另行補全。在此與讀者說明和致歉。 ※ ※ 離開亂步咖啡店後,繼續進行與棒球有關的行程。今天要探訪的球場是明治神宮球場(後文均使用簡稱「神宮球場」)。其實這是第二次來到神宮球場,但上一次到訪已經是十年前(2005年,詳見2005:初訪神宮球場之見證大學棒球新紀錄)根據本站名人堂作者李承曄《旅行X日本職棒》一書所述,神宮球場從2007年起就陸續進行整修,因此十年間神宮球場有何變化,是這次筆者探訪的重點。 十年前初訪神宮時,旅伴帶我從JR千駄谷站方向前往,但我對李承曄大大所描述的球場前便當街非常感興趣,這次就選擇搭東京地鐵銀座線,專程體驗獨一無二的球場便當街
搭乘銀座線要到神宮球場得在「外苑前」站下車,跟甲子園、福岡巨蛋和橫濱有點不同的是,雖然是比賽日,列車上幾乎沒看到穿著球隊應援服裝的乘客,清一色都是上班族打扮。但一出驗票口,90%以上的上班族都往同一個方向,
運彩場中
就算不看標示也會知道那個出口通往球場,不會搞錯。 上了地面出口往右走一個U字型,就是傳說中的球場前便當街,而且從車站出口旁邊就有攤位一路往球場延伸,但90%的攤位販售的菜色都差不多,以日式炒麵為最大宗,我也買了一份帶進球場品嚐,說實在的,味道挺普通。球場裡賣的雖然價位較高,但菜色與味道都強上一籌,難怪我看前往球場的人潮在便當街購買的比例並不高。 球場便當街其實不算正規的商店街,
鉅城娛樂城
餐廳跟零售店只佔少數,
娛樂城推薦
還有不少金融機構,但就算平日你走在這條街上,仍會感受到濃厚的養樂多主場氣氛。比如這間信用金庫,正面的玻璃帷幕就是大面的養樂多年度形象海報樣式,任誰看了都會明白「這是養樂多燕子的地盤」。 不只信用金庫,再往前走的樓房也把最適合當廣告看板的牆面「讓」給養樂多球團的五位看板球星(歐,當時山田哲人還是23號,2016年才穿上給看板球星的「1」號)把真正可以賺錢的廣告看板放在次佳的頂樓。
順著便當街繼續往前走,會看到前面的大樓也把最好的位置都讓給了球星(由上到下依序為石川雅規、中村悠平、小川泰弘),但這麼走著走著,我也開始思索並出現疑惑。 養樂多雖然公司不算小,但也並非如巨人、阪神這樣的豪門球隊,球隊的預算也抓的很緊(漫畫《錢進球場》主人翁凡田夏之介書中一開始待的SPIDERS就是影射養樂多燕子),就算知道把通往神宮球場的要道變成「自己的地盤」是經營主場的要務,但真的把這幾面大樓最值錢的廣告看板長期承租作為主場的重要宣傳工具,
戰神賽特下載
恐怕也是非常沈重的負擔(不知道要抵銷多少面球場內的廣告看板)。 因為我手上沒有任何相關的報表資訊,無從得知養樂多球團在這部分的花費,但個人會有一種推測:這些黃金位置的看板,是不是有可能以低於市場行情的價碼優惠租給養樂多球團? 一開始我也覺得「應該不會吧,誰要做這種不劃算的交易」,但仔細想想,未嘗不可能──在日本的話。 根據個人找到的資料,2009年養樂多燕子的主場總人數「只」有133萬2366人,每場平均大約18000多人;到了2015年就增加到165萬7511人,場均人數達到23000人(2018年場均更突破27000人)。不管怎麼算,一年有將近70天的日子球場便當街都有將近兩萬人的人潮流量,這是非常龐大的潛在顧客群。 而球迷只要選定支持球隊,大部分都是從一而終,因此在日本幾乎都是零利率,存那一家都大同小異的情形下,
DB電子老虎機
是否挺自己支持的球隊,就會成為選擇銀行的重要誘因;同樣地因為定期的大量人潮經過,便當街的店家得以擁有穩定的營收,更促進整個街區的經濟繁榮。在彼此互惠下,更樂於配合球團期待的宣推,促成良性循環。 順帶一提,養樂多燕子的官方商店,也在球場便當街上-因為神宮球場的管理權在社團法人明治神宮,因此養樂多燕子無法在球場設置專屬官方商店,而是在距離球場還有數百公尺的球場便當街開設。如果比賽當天想買的養樂多球團商品在球場賣完或者非比賽日,都可以來這裡採購。 「主場經營出不了球場外」一直是中職開始主客場制後的難題,當然如臺中洲際球場與桃園球場是大型園區四周空曠有先天難度(桃園球場未來如果開發完成或許有機會經營),但臺南球場與新莊球場周邊都有密集的社區和商店街,球團是否應該更加努力的與這些「好厝邊」搏感情,協同經營整個區域,成為共榮共存的臺灣新典範?(下期待續) 【本文未經作者授權同意,嚴禁全文轉載至任何批踢踢看板或論壇討論區,
ATG電子推薦
違者將不排除提出侵權告訴】我的日本球場紀行2005 啟程之前 2005:出發&初抵東京巨蛋 2005:東京巨蛋(2)野球博物館 2005:東京巨蛋(END)門可羅雀的巨蛋球賽 2005:千葉海洋球場:2%的不足? 2005:西武巨蛋:困境中的病獅與十年前的美好 2005:初訪神宮球場之見證大學棒球新紀錄 2005(END):浦和球場&最後的不愉快2012 2012夏:抵達&大阪巨蛋(1) 2012夏:大阪巨蛋(2):起伏的「蛋」史與消失球隊的懷念洋將 2012夏:大阪巨蛋(3):腹地有限的侷促空間感 2012夏:大阪巨蛋(END):Ichiro與歐力士的昔日榮光 2012夏:甲子園(1)初次朝聖 2012夏:甲子園(2)首次觀賽 2012夏:消失的大阪球場、南海鷹、與宮部美幸 2012夏:二訪甲子園之錯過的藤浪&日本看病記 2012夏:新幹線初體驗&我的行程安排 2012夏:福岡巨蛋(1)鷹城的動線 2012夏:福岡巨蛋(2) 2012夏:福岡巨蛋(3) 2012夏:福岡巨蛋(4)完善多元的大螢幕應用 2012夏:福岡巨蛋(END)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1)路面電車、廣島燒與(前)市民球場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2)原爆館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3)路面電車、差點MISS的現場購票 2012夏:廣島馬自達(4)新球場內的懷舊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5)「美式球場」的三要素 2012夏:廣島馬自達(END) 2012夏最終日:甲子園阿爾卑斯看臺2015 2015春:行前規劃-人心不足蛇吞象 2015春一日目:松機--羽田 2015春一日目:羽田、單軌電車、鰻魚飯、山手線半圈遊 2015春二日目:松屋、江之島電鐵、灌籃高手 2015春二日目:湘南海岸、紅磚倉庫、TBS與棒球 2015春二日目:被公園桎梏的橫濱球場 2015春二日目:DeNA+橫濱球場=重生 2015春三日目:中目黑、最高的離婚、應酬棒球 2015春三日目:離婚、「獨特」、廣島鯉(上) 2015春三日目:離婚、「獨特」、廣島鯉(中) 2015春:二訪明治神宮球場(1) 番外篇球場紀行番外篇:從日職球場看桃園球場的護網與欄桿設置 球場紀行番外篇:從日職球場BOX-SEAT位置看桃園新用餐區 2012夏番外篇(1):王貞治棒球博物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1)簡介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2)我的甲子園前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3)我的甲子園中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4)我的甲子園後編之網路年代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END)熱血的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