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百家樂試玩
在一片驚訝聲中,球季末段因為傷勢侵襲,而損失兩枚投手大將Carlos Carrasco、Danny Salazar的印地安人,在分區系列賽竟以橫掃之姿、擊敗兵強馬壯的波士頓紅襪;無疑是相當不可思議、幾乎無人能預料的結局。在第一輪開打前,幾乎所有球迷都一面倒看好這季例行賽狀況一流、陣容全數健康的波士頓紅襪;在本站作家Hung Ku的前瞻分析中,他看好紅襪能以3勝1負輕鬆擊敗季後賽開打前、就傷了兩名大將的印地安人。根據數據網站FanGraphs的預測系統,系列賽開打前紅襪更被預估有59.8%的機率、得以闖進下一輪。 紅襪這季場均能拿5.22分、在聯盟遠勝其他29支球隊、只有被主場神功護體的落磯打線和他們,今年場均得分能超過5分;印地安人雖有場均得4.83分的水準、排大聯盟第四,但比起紅襪直接遜色了一個檔次。在投手部門的表現上,印地安人場均失分只少紅襪0.08分 — 但這並沒有算進Carrasco、Salazar已因為受傷、而無法於季後賽出場的事實;若從印地安人投手群中抽走這兩位中流砥柱,
5298娛樂城
很明顯他們的投手陣容也不如健康備戰的紅襪隊。但這個系列賽再次告訴我們,短期賽制真的沒有任何事是無法發生的。 在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印地安人在主場連下兩城、並將紅襪逼回芬威球場把守最後一道防線;紅襪在主場頑強抵抗至第九局最後一個出局數、但Terry Francona帶領的印地安人最終仍順利攻破城門。在系列賽第三戰最後一局還留下兩個殘壘、最終以4比3驚險獲勝的印地安人,於短兵缺將的情況下仍闖進聯盟冠軍賽、準備對決藍鳥。不管從何種角度來看,這個系列的結果實在讓太多人跌破眼鏡;兩大王牌Rick Porcello、David Price合計只投7.2局、就噴了10分;而紅襪整年引以為傲的瘋狂打線,三場比賽只得了7分。這就是季後賽棒球。 但即便帳面上印地安人是以3連勝、秋風掃落葉之姿橫掃紅襪,但事實上除了第二戰被0比6完封以外,其他兩戰紅襪都只輸了一分;而在這兩場比賽中,想當然爾也都有值得討論的投手調度。如之前我在遊騎兵瀕臨淘汰前的文章所述,球隊總教練在季後賽能控制的部分,大概只有投手群:他能全權決定誰該先發、何時該換投、該換上誰;至於投手野手實際上場後的表現,對於教練來說基本上就毫無掌控權了。而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此系列戰中有三個的投手調度,是我覺得有討論空間的;以下就來研討Francona和John Farrell三個不同的換投抉擇。 先從印地安人的第一戰開始。由於先發投手Trevor Bauer本身的實力,頂多就是稍優於聯盟平均的水準(今年ERA- 剛好為100);加上是季後賽初登板、且對手是惡如豺狼的紅襪打線、外加投完前4.2局已失去3分,領先一分的印地安人決定讓擁有充沛體力的後援投手、取代漸陷疲憊的Bauer。而Francona叫出來完成第五局的人選,
電子老虎機
是季中透過交易大手筆買來、當今聯盟最頂級後援投手之一的Andrew Miller;而Miller還一口氣撐到了第七局、並解決了兩個出局數後才下場:身為後援投手的他,在隔天還有球賽的情況下,共投了兩局、合計40球。 第八局只拿了一個出局數、並讓一名打者上壘的Bryan Shaw也沒把該局投完;因為Francona決定讓他的終結者Cody Allen拿下最後五個出局數。結果在Allen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在同樣投了40球的情況下,以1.2局無失分的結局驚險守住寶貴的一分領先。而在隔天還有一場比賽的情況下,牛棚的兩張王牌都丟了40球、這也等同於第二戰若需要後援來鎮守近比分的戰局,Miller和Allen都是無法使用的。 這個調度也理所當然地造成了爭議 — 即便設法讓Miller/Allen吃下最多的局數、的確能阻止紅襪追上那一分差距,但隔日卻一口氣少了兩位牛棚大將,對第二戰的影響相當明顯;且Francona第一戰並非無其他後援投手可用、非得讓兩人都吃下兩局不可。但即便這個論調看似很有說服力;但依據我個人觀點,這樣的換投抉擇絕對稱不上錯誤調度。這也並非結果論 — 即便Kluber隔天真的投出了一場近乎完美的先發;但若站在Francona當下的視角,讓Miller/Allen能投多長、就投多長的想法應該是沒有錯的。 首先第一戰保留Miller和Allen的體力,目的只會有一個:讓他們在第二戰比數接近時,上場保護不夠安穩的領先差距。但就如現實世界的第二戰所顯示,
BINGOBINGO
即便近比分領先的場合常常發生;但球隊同樣也有很高的機率不會面臨近比分的領先。球隊可能一路落後、或是領先距離足夠、無需強力後援投手的救援;把Miller/Allen的部分體力,
場中投注
留到可能會用到他們的第二戰,乍聽是不錯的策略,但事實卻是第二戰真正需要用到他們、保護近比分領先的機率絕對不是100%。 且就算第二戰真的不幸又遇上了近比分、球隊領先的情況,印地安人後援群也不會上演空城計 — 他們還有第一戰只投0.2局、今年防禦率僅3.24的Shaw;以及過去四季有三年單季防禦率低於2.30的滾地球投手Dan Otero。當然相較起Miller/Allen,Shaw/Otero這個組合的確是巨大的降級,但他們也並非一上場、就等於搞砸領先的投手;況且印地安人能否剛好在第二戰取得所謂「近比分的領先」依然是未知數。 而反觀第一戰,從第五局開始兩軍差距一直在兩分以內 — 如果眼前明明就有一個近比分的領先場合、能讓Miller/Allen這兩位牛棚王牌盡全力防守;卻為了根本不確定是否存在的「第二戰小比分領先」而刻意保留Miller/Allen的體力、冒著讓其他實力較差的後援投手增加第一戰被逆轉的風險,這麼做會是正確選擇嗎?我不認同,所以在這個調度上我支持Francona。事實上,Francona在此系列賽中比較值得爭議的調度,個人首推封關戰讓先發投手Josh Tomlin投到第六局、而非讓牛棚提前接手的決策;即便他們最後還是贏球。 首先雖然Tomlin第四局一分未失、且精彩的連續解決三位打者 — Brock Holt、Mookie Betts和David Ortiz。結果論來看,沒有在那局前換下Tomlin是正確選擇,但若從數據角度觀之,事實上讓Tomlin繼續投第四局不會是個很安全的決定。因為根據數字,以下是上述三位打者今年分別對左投、對右投的OPS: 球員 對右投 對左投 Brock Holt 0.762 0.342 Mookie Betts 0.917 0.814 David Ortiz 1.072 0.867 Betts是三位球員中唯一的右打者,但他生涯卻是打右投勝於打左投 — 職棒三年累積,Betts對左投的wRC+是120、對右投則是130。就算我們把Betts當成一位打左右投差不多的球員,另外兩位左打Holt、Ortiz的數據仍清楚顯示,他們對上左右投打擊落差有多麼巨大;就算往前推一年,Ortiz打右投的成績仍有1.008OPS、對左投則是0.703OPS。當這三人面對左投,他們的殺傷力頂多是中上水準;但對上右投?他們合起來的破壞力會如同怪獸般令人畏懼。
相比之下,體力充沛的Miller顯然比已經被打者看過一輪的Tomlin,還更要適合應付左打者;因為在這三位打者後,紅襪的五到九棒還有兩位左打 — Andrew Benintendi和Jackie Bradley,這兩位球員也都具有相當大的左/右投攻擊反差。而如果Francona想讓Miller投兩局,他最好讓他從第四局就開始接手,如此一來就能提早逼紅襪選擇該使用代打換掉Holt、還是讓Holt繼續打左投。況且如果讓Miller從Holt投到JBJ — 總共二到九棒,Francona就能選擇讓Otero、Shaw等右投接手面對下一輪第一棒、右打的Dustin Pedroia。 而讓Tomlin續投第五局、甚至第六局,同樣是Francona不需要冒的風險;尤其是在讓Xander Bogartes、該局的第二個打者上壘後。讓XB、Hanley Ramirez面對Tomlin或許有其道理(因為他們是右打),但Tomlin卻在被XB上壘後,繼續被留下來面對Benintendi、Leon和JBJ;撇除左右開弓的Leon不論,Benintendi今年對右投的OPS為0.984、對右投僅0.429;JBJ今年對右投擁有0.902OPS、對左投則是0.673OPS。在這種時候繼續讓Tomlin投、而讓Miller坐在牛棚中?也許每個人對於教練調度的看法是見仁見智,但至少這個決策值得爭議。 最後則是六局下Francona持續讓Tomlin第三次面對Pedroia,這也算一個不必要的選擇;生涯Tomlin面對前兩輪打者的wOBA分別僅0.308、0.317,但進入第三輪後?0.356wOBA、0.836OPS;顯然並非適合投那麼長的先發。因此以個人觀點來看,即便第一、第三戰印地安人都是以險勝坐收,但對於兩戰各自的爭議調度,我有相反的評價;我推崇第一戰Francona梭哈的決策,但Tomlin則該被質疑留在場上的時間有點太久。至少在牛棚內有五名強力後援的情況下,讓Tomlin投完第四、第五,甚至嘗試讓他投第六局,是較為爭議的決策。
至於2013年曾帶領紅襪拿下冠軍的Farrell,基本上前兩戰他的調度都稱不上造成輸球的原因;當你陣中的兩大王牌都早早就被打爆、而且是猝不及防的全壘打方式,你真的很難有所作為。而第四戰Farrell在一路落後的情況下,仍臨危不亂的接連換上他手上四位最好的牛 — Drew Pomeranz、Joe Kelly、上原浩治和Criag Kimbrel,合計投了五局只失去兩分,是紅襪直到最後一局還能咬住和印地安人之間比數的原因。 而即便Farrell後面幾局的調度非常沉穩、值得給予肯定,但他在牛棚內還有另一位左投Robbie Ross、先發底的Pomeranz的情況下,還選擇讓先發投手Clay Buchholz投第三、第四局,面對一票印地安人善於攻擊右投的球員,同樣值得討論。第一,Buchholz顯然距離「值得依賴的投手」有好一大段距離;他今年一整季的FIP比聯盟平均高了21%、xFIP高了25%,明顯劣於聯盟平均、中間甚至還被放去後援調整。回到先發崗位後的球季最後八場先發,Buchholz的狀況也沒好太多 — 在八場先發共48.1局投球內,Buchholz的xFIP是5.01。
第二,身為右投的Buchholz極不擅長應付左打、而印地安人的打線大多是擅於攻擊右投的左打者;舉今年為例,Buchholz對左打的對戰OPS高達0.788、對右打的對戰OPS則是0.696。而以下是今年印地安人打線(Buchholz第三局輪到的打序,剛好是對手第二輪第一棒的Carlos Santana)分別對左投、對右投的wRC+: 球員 對左投 對右投 Carlos Santana 102 144 Jason Kipnis 109 120 Francisco Lindor 97 119 Mike Napoli 120 111 Jose Ramirez 127 119 Lonnie Chisenhall 72 107 Coco Crisp 71 95 Tyler Naquin 112 138 Roberto Perez 80 48 平均 99 115 當然,我知道或許有人會認為Buchholz前面兩局都沒失分,所以讓他續投第二輪並沒有錯;但一來兩局的投球只是極微小的樣本、二來就算我們願意採信小樣本,也不能把前兩局未失分當作Buchholz狀況極優的象徵 — 他第一輪還是被敲了三支安打、讓四個人上壘,且六個出局數中有兩個是平飛球。而當你的牛棚內有Drew Pomeranz、Joe Kelly這種能投超過一局、甚至兩局的後援投手的情況下,讓賽季無論FIP、xFIP都超過5的Buchholz、面臨擅長攻擊右投的印地安人太久,絕對都不是好事。 或許從第三局開始就動用牛棚、而且是在Buchholz前兩局無失分的情況下,聽起來的確有些弔詭;但真相是紅襪再輸一場就得打包回家、沒有什麼戰力好保留的。而紅襪在後面兩戰還有David Price、Rick Porcello、Eduardo Rodriguez三位能投長局數的投手,
戰神賽特娛樂城
在第三戰燒牛棚並不是得盡力避免的事情 — 在這場比賽中Farrell也的確拿出了最好的四個後援;但如果他選擇讓Pomeranz更早上來、或是讓Ross提早接替Buchholz,面對相對不擅打左投的印地安人,或許會是更好的抉擇。 如上所列,這條印地安人打線這季面對右投的wRC+,平均比左投高了16%的輸出;而左手牛Ross這季面對左打對戰OPS僅0.545、面對右打也是很不賴的0.659。Pomeranz今年對左打、右打的對戰OPS也都在0.67以下,而這還是他整個球季擔任先發投手、需要面對超過一輪打者情況下的數字。讓Buchholz投完前兩局(剛好完成印地安人的第一輪打線)、Ross/Pomeranz合計吃下3~4局、後面再交給Kelly、上原浩治、Kimbrel,如此一來印地安人的打線很可能就會一路慘遭封鎖 — 以結果論來看Pomeranz是丟了兩分,但那就是教練無法控制的結果。 但以賭局理論來看,個人認為第三局後就讓牛棚接手戰局,會是比讓整年都很掙扎的右投先發Buchholz續投更好的決定。而選擇讓Buchholz投完第三局的Farrell,暫時在這個賭注上獲得勝利 — Buchholz拿到了兩個滾地球和一次三振,即便中間穿插了Lindor的一支二壘安打、最後仍靠著解決Napoli總算又度過一局。但第四局Farrell還是不願意換上牛棚投手,比起第三局不換投抉擇的對錯較介於灰色地帶,我更確信這次的調度是比較大的瑕疵 — 看看上面的數據表:Ramirez不畏懼右投,且接下來的Chisenhall、Crisp、Naquin完全就是打右優於打左。 而在牛棚內有Ross、有Pomeranz的情況下,Farrell仍選擇讓前三局被敲四安、已經面對不怕右投的敵方打線第二次、賽季表現低於平均的Buchholz繼續投完第四局,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都很難替Farrell找到這個調度合理的理由。而在Buchholz被Ramirez敲出今日第五安、Chisenhall獲得保送,成為今日第六個上壘者後,Buchholz卻還在場上面對Crisp、Naquin,而非由牛棚內的左投來料理他們。結局大家都很清楚 — Crisp觸擊成功、推進兩位跑者,而下一棒是今年對右投0.898OPS的Naquin — 但面對他的投手仍是這季被左打轟慘的Buchholz。
當然,沒人能保證第三、或第四局提前換上Ross、Pomeranz,就能阻止印地安人在前四局打下最終成為比賽關鍵的兩分(最後印地安人也就贏一分);但不管從哪個觀點切入,捨棄Ross/Pomeranz、讓已面對超過一輪打者(而且那群打者還擅長打右投)、賽季5.32xFIP、面對左打對戰wOBA高達0.342、前面兩局被揮出三安/ 兩個平飛球出局的Buchholz續投第三、甚至第四局,完全就是多餘的風險。在兩人上壘的情況下,還繼續讓他面對左打的Naquin堪稱本場最大失策 — 也讓他的左投隊友Ross在一個左打都沒面對的情況下,看著球隊輸掉比賽。 Farrell、Francona絕對都算得上很優質的總教練 — 這兩人合計已有三座冠軍的經驗;但人一定會有犯錯,只差在犯錯後是否付出代價、以及做了多少好決定彌補回來。平心而論Farrell在此系列賽並沒太多讓他做出好決定的機會 — 幾乎三場比賽紅襪都陷入一路落後;且兩張王牌接連被打爆、他實在也無能為力。但第三戰讓Buchholz多續投兩局是很明顯的失誤決策 — 至少在個人眼中;第三局他的錯誤並沒有代價,但第四局還繼續讓Buchholz連續面對三個左打 — 這次就逃不過該付出的代價了。身處輸了就沒明天的比賽,在先發身上偷局數顯然非常不必要。
Francona也有他的小瑕疵 — 他手上還有Otero、Zach Mcallister這兩張好牌能打,讓Miller提前上戰場幫Tomlin解決左打者,很可能會是比較安全的決定;但也不得不幫他澄清,第一戰一口氣讓他的兩張牛棚王牌Miller、Allen都投了40球、吃下兩局,其實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決定。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戰會發生什麼情況;你的球隊有可能打爆對手、或是落後對手,至於能不能剛好有近比分的領先機會再次出現?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但當所謂「近比分的領先」的場合確實的發生在眼前,那就拿出你所有最好的法寶去搞定它吧。 ======================================================================在這邊跟各位喜愛棒球的讀者們分享一個美妙的地方:MLB球迷交流園地!找不到朋友陪你一起討論棒球嗎?希望能夠認識更多的棒球同好嗎?想要每天都和我 們一起痛快地討論大聯盟的賽事和資訊嗎?趕快加入MLB球迷交流園地吧!討論比賽、大聯盟的聖地就是這裡!=====================================================================圖片來源:http://www.zimbio.com、Google.com、BrooksBaseball、Fangraphs歡迎光臨MLB Corner收看更多棒球文章!!如果希望看到更多其他運動的好文,也歡迎找Kal El Sports粉絲團! ,